次于二千石的另有秩比二千石。
次于二千石的另有秩比二千石。好比西汉的丞相司直、护军都尉、司隶校尉、西域都护、奉车都尉、驸马都尉、郡都尉等秩皆比二千石。
“权者铢、两、斤、钧、石也……五权之制以义立之以物钧之(《汉书·律历志》 )。
”“十黍为絫而五权今后起:十絫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隋书·律历志》)。”
秩登二千石今我方罢归。
吏满六百石昔贤辄去之。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作为计量单元的“石”多读为“dàn”即十斗为一石。
那么秦汉官秩中的“石”到底是读作“shí”还是“dàn”呢?在古代“石”看成官秩俸禄或官职时应读作“shí”是为官者所享有的粮食重量。
汉代官秩中的百石千石万石到底是读“食”还是读“担”?古代官制中的“秩比二千石”是什么意思?“石”字怎么读?
那么汉代的一石相当于现在几多斤呢?据《中国古代怀抱衡图集》认定汉代的一两为15.6克,一斤即249.6克一石一百二十斤即29952克约合29.95公斤。因此汉代的一石约为现代的59.9斤。
唐代白居易在《答刘禹锡白太守行》一诗中就有这样的句子:
读秦汉或先秦史时经常会接触到“官秩”一词。所谓的“官秩”本是指仕宦的职位其后又有人依差别品级的俸禄数来代称其原来官职。
官员的“俸禄数”是以“石”为单元的好比位居“三公”的俸禄高达万石。另外凡一门有五人以上二千石官者亦谓万石如石奋及四子皆官至二千石景帝号为万石君。
郡守(太守)的俸禄为二千石所以汉时的郡守(太守)又称二千石。
再如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其时的一县之主有令、长之分: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
秦汉时期称郡守(太守)一郡的最高行政主座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历代沿袭稳定。
因此其时二千石的太守享受不仅仅只是高官厚禄还是称霸一方田主。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源:开云app官方下载-www.yuannanshihua.com